2019年防雷检测能力认证考试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1、下列建筑物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是( )。
A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B具有 0区或 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C具有 1区或 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D具有 2区或 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2、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以下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的为( )。
A 建筑物金属体 B 金属装置
C 建筑物内系统 D 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3、下列关于接闪器、引下线说法正确时是( )。
A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3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24 m。
B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当设置接闪网时,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 20 m×20 m或 24 m×16 m的网格。
C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在其高度小于或等于 60m的、罐顶壁厚不小于4 mm时,或其高度大于 60 m的条件下、罐顶壁厚和侧壁壁厚均不小于 4 mm时,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
D 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时应设两根引下线。
E 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当其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时,应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防直击雷。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可取100m。
4、下列关于接地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钢制接地体,接地效果最好。
B 人工钢质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2.5 m。其间距以及人工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均宜为 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C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5 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
D 在高土壤电阻率的场地,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可降低防直击雷冲击接地电阻。
5、下列关于电磁脉冲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电源采用 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 TN-S系统。
B LPZ0A区比LPZ0B区雷击电磁场强度强。
C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 LPZ0A或 LPZ0B与 LPZ1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
D 一个电子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做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应采用S型星形结构或 M型网形结构。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1、接闪器有接闪带、接闪杆、 等形式。
2、土壤电阻率是土壤的一种基本物理特性,是土壤在单位体积内的正方体相对两面间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对电流的导电性能。一般取每边长为 cm的正方体的电阻值为该土壤电阻率单位为Ω·m。
3、MI2127B接地电阻测试仪采用直线法进行测量时,仪表蓝色接线插孔所连接的接地桩为 辅助测试极。
4、当一类建筑物架空线转换成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时,其埋地长度可按 公式计算。
5、石油管道场站高杆灯内SPD(8/20)的选型应按第一级SPD的要求,In不小于
kA。
6、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 %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7、架空接闪线和接闪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 mm2热镀锌钢绞线或铜绞线。
8、 负责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9、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资质由 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认定。
10、取得防雷工程资质的单位,应当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禁止 承接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禁止将防雷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空4分,共20分)
1、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LPS):
2、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
3、闪电静电感应 lightning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
4、闪电电涌侵入 lightning
surge on incoming services:
5、标称放电电流 nominal discharge current (In):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空5分,共20分)
1、请简述建筑物雷击的选择性。
2、请简述屋面常见的雷电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
3、简述SPD常见的安装隐患及整改措施。
4、简述土壤电阻率的基本测试方法。
五、计算和说明题。(共2小题,每空10分,共20分)
1、某二类建筑物长8m,宽6m,高6m,该建筑物因无任何直击雷防护措施,屋顶中央架设了一支3m高的避雷针进行保护,计算该避雷针在屋面的保护范围,并说明其保护效果及改造措施。( )
2、画图说明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电极的选取位置以及在开始测试时出现的读数失真和应对办法。
|